一開頭直接先用我的看法判斷椰子油是不是超級食物,答案是一半,而那一半的成分,既獨特又帶點稀有。
下面大概是網路上針對椰子油做出的疑問:
- 它的脂肪有90%是飽和脂肪酸,是否會增加膽固醇的問題?
- 它能抑制體內的壞菌更能殺病毒,那為什麼其他植物油沒這明顯的功效?
- 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為什麼跟椰子油息息相關?
最後會一併告訴你每日建議的量與相關產品比較,要相信椰子油的功效,得先從它的產地說起。
海島研究證明椰子的幫助

椰子,是一棵多種用途的熱帶植物,至於為什麼海島岸邊到處可見,其原因是椰子果實可以乘著海浪飄至千里之外,至各個其他島嶼上落第生根。
它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極高,產品包括椰子水、椰肉、椰子油、椰奶、椰絲、椰子酒,而椰子殼和和椰子葉等生活應用也很多。
抗菌、抗病毒
其椰子肉和椰子水具有許多藥用特性,例如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寄生蟲、抗皮膚癬菌、抗氧化劑、降血糖、保肝、免疫刺激、骨質疏鬆。兩樣含有對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因此椰子被全球熱帶國家的人們用作最天然的食物[1]。
醫療業較不發達的南太平洋與部分亞洲人更是依靠攝取椰子油防止細菌感染,也神奇的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與其它退化性疾病。
那為什麼這麼天然的飽和油脂,會被世人們所避諱?顯然他們是拿其他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套用在椰子油身上。
如果要完全取得椰子的好處,就得像熱帶居民充分利用椰子的每個部位,而不光是椰子油,但如果都市人沒辦法效仿,至少要挑選初榨椰子油與純椰子油等級。
抗氧化、抗老
在我的文章三十種消炎、抗癌水果,最完整的抗氧化物質介紹中就有椰子在排行榜,能進榜的原因當然是它擁有植物才有的多酚與本身具備的強大抗氧化能力[2]。
椰子油並不會壞,壞的另有其人
一直以來飽和脂肪酸與心血管疾病有者密切的關聯,最主要的原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與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濃度比例不平衡。
在我的文章世界最古老的抗毒香料,別再拿大蒜爆香了這邊提過,膽固醇與油脂需要搭乘這兩種蛋白在身體中穿梭,但專門輸出膽固醇與油脂的LDL,往往會多過回收用的HDL,才會導致油脂堆積在身體各處。
膽固醇實驗
在劍橋大學兩位教授合作的一項人體實驗,由100名五十歲以上沒有相關疾病的志願者分三組,持續四週檢測膽固醇變化。一組是每天食用50克特級初榨椰子油、一組是每天食用50克奶油、一組是每天食用50克特級初榨橄欖油,前兩者是飽和脂肪,而橄欖油屬於不飽和脂肪。


結果那次的研究意外得出椰子油提升15%的好膽固醇HDL,而奶油跟橄欖油均增加5%左右。而大家最在意的壞的膽固醇LDL,在奶油組平均增加了10%,在橄欖油與椰子油組上幾乎沒有變化[3]。
但在其他大多數隨機對照試驗表明,與其他植物油相比,椰子油的月桂酸成分均會增加LDL、HDL和總膽固醇濃度[4]。能解釋的原因在於椰子油油脂最主要的月桂酸(下面會再介紹),在體內的加工過程可能不同於其他飽和脂肪酸。
奶油、雞蛋、酪梨、可可都有飽和脂肪,只是椰子油飽和脂肪佔居第一,大家就開始畏懼它,那未免太可惜了。
特製的反式不飽和脂肪酸

在幾世紀前,所有食品的保存難度都比現在來的高,因此當時的工業技術發明了「氫化植物油」,不只保存期限拉長,更能耐高溫,把食物炸得酥脆、賣相更好。
而且它被歸類於不飽和脂肪酸,普遍人認為一定好過任何飽和脂肪食品。但反式脂肪實質根本沒有人體的必要的營養素,甚至壞的膽固醇上升,好的膽固醇減少,心臟病與糖尿病直接愛上你,人工的反式脂肪可說是食品工業發展中的嚴重失敗品[5]。
但值得注意的是,氫化過的食用油在世界上還沒全面禁止,只要含有「氫化」、「部分氫化」的成分都該避免。部份動物肉品也含有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但只要不反覆加熱,其反式脂肪的濃度就不會增加。
椰子油不會增肥的原因
脂肪酸除了分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個別又簡單分短鏈、中鏈、長鏈的組成長度,短鏈比較少見故不再此討論,長鏈三酸甘油脂(LCT)的代表有奶油與豬油,也是容易被我們身體處存用的脂肪。
中鏈脂肪酸
而食用中鏈三酸甘油酯(MCT)可以快速被吸收直接提供能量,增加飽腹感並減少食物攝入,上面影片所述的月桂酸、辛酸、癸酸都是屬於MCT。
但椰子油只有一半左右是中鏈三酸甘油脂,所以功效只有單純吃MCT油的一半,這也說明椰子油不是完全的超級食物[6]。
酮類
既然知道MCT的特性,生酮飲食、低醣飲食與健美運動員等人就非常願意食用椰子油,酮類是脂肪代謝後的副產品,在降低碳水化合物並大量增加脂肪攝取狀況態下,身體就會迫使製造更多的酮,成為大腦、肌肉與心臟絕佳的能量來源。
但如果妳依然吃精緻澱粉或糖製品的高醣飲食習慣,那別指望身體有生產酮的能力(因為身體靠醣類就夠了),何況糖根本不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來源,充其量就是增加食物風味,相較脂肪並沒有實質用處。
椰子油是油品中的殺菌之王
月桂酸預防腸道疾病
月桂酸在其他作物上極其少見,椰奶與椰子油卻竟然佔50%左右,母乳與動物奶中雖然也有月桂酸成分,都佔不到總脂肪的7%比例。
月桂酸是唯一對幽門螺桿菌具有殺菌活性的中鏈飽和脂肪酸[7],而其他辛酸、癸酸等中鏈脂肪酸成分也會殺死念珠菌和其他腸道黴菌,但不會危害消化腸菌。海島居民的消化系統問題也很少看到,光照顧腸胃這點,就有理由適量去攝取椰子油了。
癸酸預防性病
椰子油有6~7%的比例是癸酸,在人體會轉化為單月桂酸甘油脂,具有抗病毒作用。經檢測可預防皰疹病毒與其他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細菌[8][9]。
椰子油推薦名單
每日建議是一天一茶匙椰子油最好記,換算約5cc的分量,畢竟它屬於飽和脂肪,我們取最低標準即可,剩下的油質來源就依靠其他不飽和脂肪補充。
椰子油因擁有飽和脂肪的特性,於 25ºC下呈現固態,25ºC以上為液態,冬天通常會呈現乳白色凝固狀態哦。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995764511600783?via%3Dihub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8814605006412
[3]https://bmjopen.bmj.com/content/8/3/e020167
[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707063/?from_term=coconut+oil&from_pos=4
[5]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eat-smart/fats/trans-fat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689741/?from_term=coconut+oil&from_pos=10
[7]https://aac.asm.org/content/40/2/302
[8]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9562/
[9]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5821/
天天輕食每篇內容都有0.1%的飲食知識,長久下來你一定會得到100%的健康知識=)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喜歡的話可以按分享按鈕,讓更多人看見我的文章。
還沒訂閱的朋友們,記得在下方電子報填入信箱,好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腸胃一直都不太好,還真的不知道椰子油可以顧腸胃
長知識了呢!謝謝分享
不想料理的話,直接喝一小匙就能幫助身體,有些牌子的味道非常親切的。
哇,原來椰子油那麼多好處的呀,我都不太喜歡椰子。對它的映像就涼和解渴,還有是脂肪非常多的食物。
椰子油的功效不是很全面,但月桂酸的部分不可小看。
我愛用椰子油好多年,但是一直找不太到椰子油評論的中文文章,謝謝版主細心整理
現在賣的幾乎都是品質不錯的冷壓初榨等級,只須要抓好分量即可哦。
我也超愛耶子油的~~
請問椰子油還是橄欖油較好呢
兩邊都很好呀,可以一道菜用椰子油、另一道菜使用橄欖油,這樣兩種營養價值都能攝取到。